Tuesday, September 30, 2008

觀世音菩薩

觀世音菩薩歷史由來






 




















觀世音菩薩,又作觀音菩薩、觀自在菩薩,是從梵語的 Avalokitesvara 發展而來,漢語音譯「啊那婆婁吉低輸」、「阿縛盧極低濕伐羅」等,在佛教中說祂是西方極樂世界現在的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,同大勢至菩薩一起,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,並稱「西方三聖」。同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。觀世音菩薩過去已成佛,佛號正法明如來。《無量壽經》記載大勢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同為阿彌陀佛西方極樂淨土的候補佛;未來阿彌陀佛涅槃後,將補處成佛,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。

  觀世音菩薩是東亞與西藏民間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薩,在各種佛教圖像或造像中觀世音菩薩的像也最為常見,而且種類繁多,變化極大,佛教的經典上說觀世音菩薩的悲心廣大,世間眾生遭遇災難不祥,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,菩薩觀照無遺,即時尋聲赴感,使之離苦得樂,故又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,為佛教中最廣為人知的大菩薩,又有「家家阿彌陀,戶戶觀世音」的美譽,道教與一貫道亦十分尊敬觀音菩薩,在道教中稱為「觀音大士」、「慈航真人」,在一貫道中稱為「南海古佛」,可見其在民間信仰的鼎盛。

名號由來

  字面解釋就是「觀察世間音聲」的菩薩,出自《妙法蓮華經》其中一品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:「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,受諸苦惱,聞是觀世音菩薩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,皆得解脫。」又說:「若有眾生,多於淫慾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欲。若多瞋恚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瞋。若多愚癡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癡。」

  另一重意思則出自《首楞嚴經》。觀世音菩薩是從聽聲音著手修行,而證得耳根圓通,修成正果。

  「啊那婆婁吉低輸」、「阿縛盧極低濕伐羅」等音譯多見於初期翻譯的佛經,南北朝姚秦鳩摩羅什譯師則意譯之為「觀世音菩薩」。而依照唐代玄奘法師的翻譯,則為「觀自在菩薩」,見於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。因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當中有個「世」字,為了避諱,後世也常將「觀世音菩薩」稱為「觀音菩薩」。

歷史沿革

  在中國,觀世音菩薩的崇拜最早於公元前1世紀隨著佛教的傳入而開始,並於7世紀中葉由朝鮮傳入日本。觀世音菩薩在7世紀也傳入到西藏,在藏傳佛教中叫做 Chenrezig,以四臂觀音的法相為主,達賴喇嘛被是認為其化身。宋朝以前,觀世音菩薩的形象為男性,《華嚴經》中對觀世音的形容為勇猛丈夫,《悲華經》則稱善男子,後來視廣大信眾的需求轉化為慈悲的女性形象,以女性的母愛和慈悲象徵菩薩救度眾生的悲願。

  佛教經典上說此觀世音菩薩,於過去無量劫中,早已究竟成佛,名號『正法明如來』。由於他的大悲願力,為了發起一切菩薩的菩提心,為了安樂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的道業故,仍然示現為菩薩,為西方阿彌陀佛的左脅侍,是一生即可續補佛位的大菩薩。因觀世音菩薩以救苦救難為己任,故於在民間影響深遠。


  衣飾,這也許是大士救世時多示現女身之故。實則, [ 法華經 ] 上說得很明白,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種應身,應以何身得度者,大士合現何身而為說法。大士不但示現各種人身,就是一切的天龍鬼神,以及六道上的胎生卵生動物,他都可以隨意示現。因此,以示現的事蹟來說明他是男身或女身,是不可靠的。

  大士之所以示現女人身較多,也許是由於過去的封建社會,女人的束縛多,痛苦也多,大士為了方便去救度她們,所以就時常示現女人身了。另外一個原因就是,大士是大慈大悲的救世主,而女性在一般人的心目中,比男性要柔婉慈慧,故而也就示現女身,而代之慈母的身份,所以東土眾生也稱大士為 [ 觀音媽 ] 。

  其次,觀音大士雖然有多種稱呼,例如白衣觀音、高王觀音、送子觀音、魚藍觀音、千手觀音等等,但所以的觀音都是世尊在 [ 妙法蓮華經 ] 中所說的那位觀世音菩薩,所以,有種種法相的不同,是由於大士在示現中有不同的化身,為後人依當時的示跡而塑像使然。例如大士示現白衣美女,便成了白衣觀音。如因東海鼇魚為害,海邊的漁民不能安居樂業,大士化身為漁人,降服了鼇錢,世人便塑頭觀音的法相。如嵩山少林寺的大士聖像,卻是手持鐵棒怒目金剛。那是因為元朝的時候,有紅軍首領李全,在收買少林寺的沙門不成之後,派兵殺上山來,大士代身成一個莽和尚,貌似緊那羅王,用鐵棒降服了賊兵。因此,少林寺供的大士但是緊那王的金剛像。

  總之,無論什麼觀音,縱然名號不同,而觀音大士則為一人也。

  至於大士是不是 [ 觀音得道 ] 那本小冊中的 [ 妙善 ] 公主呢?我們要鄭重的說, [ 觀音得道 ] (亦名大香山)這本書,是後人杜撰的,雖對大士救世的悲憫精神有所弘揚,但至多只能算大士在某次示跡的化身,而不是大士的根本法身。
  因大士是過去無量劫前的古佛,號正法明如來,在娑婆世界

  現菩薩身救世。他本身已是陰陽莫測的無極之神,而且佛身篇幅周沙界,已是無分男女,無分形影的天地之氣,宇宙之光,其法身大則充諸六合,小則可化為一粒微塵。我們只要記住大士的悲心無盡,慈願莫窮,尋聲救苦,隨感而應的慈願慧力就夠了,他法身的根本性別倒是次要的,因大士自己也沒說過,世尊在時也僅稱古佛和菩薩而已,我們這些凡夫肉眼,也就無法去認定大士法身的屬性了。

  大士的座前左右有兩位童子,一名善財,一名龍女,座前對面馱天尊,座頂的紫竹林上,有金翅鳥——即鸚鵡丞相。

  他們自湮遠的年代起,就隨侍大士,並襄助大士在娑婆世界及三千大千世界中度救眾生,也是功德無量的大菩薩。

  有關善財菩薩的事蹟,經典上記載的並不多,世人只知道他是侍大士的一位童子,實則他的年紀雖小,卻智慧殊勝。他在小小年時,為了求無上道,就拜遍了世間的諸大菩薩,但他仍然感到所獲有限,因此,他決心要訪求名師,以俾指引他參修證果的方法。最後在瑟羅居士的指示下,終於在古印度南方的海島上,一處名補怛洛迦山的地方,拜謁了觀音大士。他聽到了大士慧言,衷心感佩,就是金剛座前,拜大士為師,並日行五十三參(拜)大禮,以謝師恩。

  善財與觀音大師徒相會,以及大士對善財說法講道的故于, [ 華嚴經 ] 六十餘卷有如下的記載: [ 告善財曰: [ 善男子,於此南方有山,名補怛洛迦,彼有菩薩名觀自在,汝詣彼問:菩薩雲何學菩薩行,修菩薩道? ] 即說頌曰: [ 海上有山多聖賢,眾寶所成極清淨,華果樹林皆遍滿,泉流池沼悉具足,勇猛丈夫觀自在,為利眾生住此山,汝應往問諸功德,彼當示汝大方便 ]] 。時善財童子漸次遊行,至於彼山,處處救覓此大菩薩,見西面岩穀之中,泉流榮映,林樹蓊鬱,香草柔軟,右旋布地,觀自在菩薩,于金剛古上(今金剛石俗稱說法台)結跏跌坐,無量菩薩皆

  坐寶石,恭敬圍繞,觀自在菩薩正為彼等宣說——大慈悲法。彼言 [ 我以此菩薩大悲行門,平等教化一切眾生,相續不斷,………或以布旋、攝取眾生,或以愛語,或以利行,或以同事,攝取眾生或現色身,攝取眾生,或現種種不可思議色淨光明網,攝取眾生。或以音聲,或以威儀,或為說法。或現神變,令其心司,而得成熟。……願諸眾生,若念於我,若稱我名,若見我身,皆得免離一切布畏,………離怖畏憶,複教令阿耨多羅三藐三菩薩提心。永不退轉。 ]

  善財童子開聽大士法方,心生歡喜,便拜大士為師,日行五十三參(跪拜禮),一則以謝師恩,一則救大士超度其父母。由於善財的虔誠,其父母果升兜率天宮,大士引善財父母相見,善財為報大士恩,乃決定長侍大士左右。

  觀音大士有三十二應身,善財菩薩亦有無數應身,而且耳根清淨,娑婆眾生有如急難,虔呼善財名號,必有靈驗。

  依據佛經記載,龍女菩薩是八大龍王之一——娑竭羅龍王的公主,八歲時,由於文殊菩薩的開示下,持 [ 妙法蓮華經 ] ,深入禪定,了達諸法,得無上道,辯才無疑,慈念眾生。後來在文殊菩薩的引導下,再拜南海觀音大士為師,從此便留在大士座前,襄偉大士在娑婆世界救渡眾生。

  關於龍女菩薩的成佛,世尊在靈鷲山演說 [ 妙法蓮華經 ] 第十二品中,說得非常詳盡,茲錄如下:

  釋迦牟尼告智積菩薩曰: [ 善男子,且待須群眾觀點,此有菩薩,名文殊利,可與相見,論說妙法,可還本土 ] (此段是世尊在說法中,留住要離開現場回歸自己本圭的智積菩薩)。

  爾時,文殊師利,坐千葉蓮華,大如車輪,俱來(的其他)菩薩亦坐寶蓮,從大海娑蠍羅龍宮中自然湧出,住虛空中,詣靈鷲冊,從蓮華下,至於佛抽,頭面敬體二世尊足,修敬已畢,往智積所,共相慰問,卻坐一面,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: [ 仁者往

  龍宮,所化眾生,其數幾何 ] ?

  文殊利師言: [ 其數無量,不可稱計。非口所宣,非心所測,且待須臾,自當證知 ] 。所言未竟,無數菩薩坐寶蓮華,從海湧出,諸靈鷲山,住在虛空。

  皆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,具菩薩行,皆共論說六波羅蜜。本聲聞人(即羅漢),在虛空中說聲聞行,令皆修行大乘空義。

  文殊師殊謂智積曰: [ 於海教化,其事如是 ] 。爾時,智積菩薩以偈贊曰: [ 大智德勇健,化度無量眾,今此諸大會,及我皆已見。演暢實相義,開闡一乘法,廣尊諸眾生,令速成菩提 ] 。

  文殊師利言: [ 我於海中,唯常宣說 [ 妙法(蓮)華經 ]] 。

  智積問文殊利言: [ 此經甚深微妙,諸經中寶,世所稀有,頗有眾生,勤加精進,修行此經,速得佛不 ] ?文殊利言: [ 有娑竭羅龍女,年始八歲,智慧利根,善知眾生諸根行業,得陀羅尼,諸佛所說甚深秘藏,悉能受持,深入禪定,了達諸法,於?那頃,發菩芹心,得不退轉,辯才無疑,慈念眾生,猶如赤子,功德具足,心念口演,微妙廣大,慈悲仁讓,志意和雅,能至菩提 ] 。

  智積菩薩言: [ 我見釋迦如來,於無量劫,難行苦行,積功累德,求菩薩道,未曾止息。觀三千大千世界,乃至無有如芥子女,於須臾頃,便鋮正覺 ] 。言論未訖,時龍女忽現於前,頭面禮敬,卻住一面,以偈贊曰: [ 深達罪福相,篇照于十方,微妙淨法身,具相三十二,以八十種好,用莊嚴法身,天人所戴仰,龍神鹹恭敬,一切眾生類,無不宗奉旨。又聞成菩提,唯佛當證知,我闡大乘教,度脫苦眾生。 ]

  爾時,舍利弗語龍女言: [ 汝謂不久得無上道,是事難信。所以者何,女身垢穢,非是法器,雲何能得無上菩提。佛道懸曠,

Feature links: www.meatbun.com.tw
Feature links: 觀世音菩薩傳

No comments:

Followers